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,令我国人身险行业整体业务结构和品质不断向好,且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也有助于公司长期稳健经营。与此同时,我国人身险行业的退保率已经连续两年保持下降的趋势!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行业统计数据显示,近三年人身险行业整体退保情况为:2018年退保金额为7210.11亿元,同比增长17.85%;2019年退保金额为5841.34亿元,同比下降18.98%;2020年退保金额为3207.19亿元,同比下降45.09%。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退保金额同比下降。从退保率来看,2018年至2020年的退保率分别为6.83%、4.97%和2.39%,也呈现明显下降态势。
对此,有专家表示,退保率的持续下降受多种因素影响。近年来,人身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,保障类保险产品比重增加,推动整体退保率持续下降。另外,随着险企更加注重服务品质,在设计保险产品时更注重市场的需求,投资者对保险产品的认可度不断上升。
不过,在退保率持续下降的同时,不可忽视的是非正常退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。近两年,一些地区因退保“黑产”带来的恶意投诉、全额退保等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险企的非正常退保率,并对保险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。广东是全国银行保险业务第一大省,也是恶意投诉举报问题最为猖獗的地区之一。据广东银保监局不完全统计,2019年以来,广东辖内部分保险公司因恶意投诉举报引发的退保金额高达7300万元,保守估计退保黑色产业链获利高达1500余万元。
种种迹象显示,目前恶意投诉已经形成黑色产业链,从已经公开的案例来看,有不法分子通过以代理消费者办理退保业务为名,收取30%至50%的高额手续费,欺骗消费者将身份证、银行卡、电话卡交到其手中,以伪造证据、钓鱼录音、聚众投诉等方式向地方银保监局、保险公司施加影响,逼迫保险公司满足其全额退保的无理要求。
在损害保险公司利益的同时,退保“黑产”实际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首先是收取大量佣金,其次,操作退保需要掌握消费者非常详细的个人信息,不少退保代理团队会将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出售,再度获利,将消费者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。
针对上述情况,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多次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和教育。2020年以来,多地银保监局陆续发布防范“代理退保”骗局的风险提示,银保监会也于2020年9月向人身险公司下发了相关函件,试图摸底“代理退保”产业链,并制定专项治理方案。
近日,多地银保监局再次出手,通过摸底排查重点业务和产品、联合政府多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等方式,打击恶意投诉黑色产业链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金融秩序稳定。
有专家表示,在监管部门的多项举措下,人身险行业退保率已经连续两年下降,但2020年“代理退保”仍然推高了险企非正常退保率,进而影响保单继续率;随着监管的逐步介入,“代理退保”对未来保单继续率的影响将逐步减轻。
345204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